課程中講述到聖經的四種性質:易明性、一致性、漸進性、中心性。由於我在小組擔任帶查經的輪值工作,加上每天有固定的讀經進度,這四種性質的釐清對於研讀和查考聖經有相當大的幫助。
首先,易明性:神賜下聖經給我們不是要考、要讓我們猜,而是要我們懂得祂的教導,所以讀經時可以很直覺的了解“正意”,而不需以“研經”去設定目標,可以很輕鬆的看待讀經這件事情。
一致性:聖經背後的作者是上帝。在機械默示觀與動力默示觀兩種架構下,不論哪一種背後的主宰就是上帝;不管如何的解釋,因為背後的作者是上帝,聖經的一致性就展現了上帝的屬性與計畫。
漸進性:啟示是漸進的。以經解經的正確做法,要以同一書卷或作者來解釋;也要用後來清晰的經文來解釋先前模糊未能理解的部分,如此才不會落入時空錯置、斷章取義的迷途狀態。
中心性:整本聖經的中心就是“耶穌基督並他祂釘十字架”。我們不要把讀經當成是功德或靈糧,多讀聖經不會讓我們蒙神喜悅或靈命的成長,不要落入法利賽人的觀念裡...而是要在聖經裡認識和信靠基督,要看重的是自己與主的連結。
在我自己帶查經的過程中深深感覺到,自己埋頭苦讀聖經和因著別人的教導了解更多內涵差別很大,有時候只是一點點的提攜就得到更多的知識,所以我們需要借助神學的課程與教導,讓我們的眼界打開、見識寬廣。很開心可以修到這門課程,透過老師整理後很簡明的資料,讓自己清楚了解我們的信仰。